第10章
周五,铁匠把打好的烤炉送了过来。</p>
旧单车被改造成带车架的三轮车,正好能放下烤炉,边角处还能塞进一些零碎,踩起来还算轻松,加上二三十斤红薯问题也不大。</p>
潘玉兰正拉着潘母试验用新炉子烤红薯,跟地锅烤出来的作对比,记录具体烤制时间,打算明天下午去城里试水。</p>
母女俩正忙活呢,媒人就来了,先夸潘玉兰勤快能干,然后将男方吹得天花乱坠。</p>
一开始,潘母还有点兴趣,可听到男方具体是谁,脸色马上变了。</p>
那老光棍不仅年纪大,脑子还有问题,神叨叨的,有时疯起来连他亲爹妈都打!</p>
他也不会挣钱,只是几个弟妹能干又顾家,可怜他脑子不好,经常送钱贴补,他爹妈都不舍得花,攒着给他娶媳妇,却一直没人敢嫁。</p>
这种危险分子,她疯了才答应嫁女儿!</p>
潘母本就被徐家传出的瞎话气到,也就是她性子软、不擅长跟人吵架,才没去西湾村骂徐老娘。</p>
这下她坐不住了:“估计还是徐家搞鬼,徐老娘娘家就是老湾村的!我找她说理去!”</p>
近来,潘玉兰满心都是烤红薯生意,对这些事看淡不少。</p>
她不舍得正烤着的红薯们半途而废,想了想说。</p>
“西湾村算是徐家地盘,光咱俩大老远过去,气势不足。也不能喊上一群人过去助阵,那要成群殴了,影响不好。”</p>
“那你说咋办?”潘母心里的气顿时泄了一半。</p>
潘玉兰理直气壮:“咱们是老实群众,当然是有事找领导了。”</p>
她对潘母如此这般叮嘱了一番,后者听得连连点头,让她继续待家里看着红薯,自己出门找大队干部告状去了。</p>
路上还不忘努力揉几把眼睛,弄得红通通的十分可怜。</p>
潘母性情柔弱,村里人都清楚,于是,她打着有人欺负孤儿寡母的名义去大队上找人哭,干部们都不觉奇怪。</p>
加上潘玉兰没少帮老会计忙,跟这些干部也挺熟,他们了解她的为人,便单方面信了大半。</p>
妇女主任先安抚潘母一通,打算带她去西湾村求证。</p>
潘母弱弱道:“主任,他家人多,我身体又不好,怕去了那边被……我也没别个想法,就想把这事说个明白,别让人误会玉兰,回头坏了她的姻缘。”</p>
她照着女儿教的循序渐进,先卖惨再提要求,希望大队干部调查属实后,帮忙用大喇叭澄清此事。</p>
妇女主任觉得潘家要求在理,于是送走了潘母,就自行调查去了。</p>
当天傍晚,各家正准备吃晚饭,忽然听到大队办公室方向传来“滋啦滋啦”的广播电流声,然后就是一段义正言辞的批评公示。</p>
大队办公室在三个村子中间,差不多能覆盖绝大部分村民,只是离得远的可能听不清楚,但,往挨得近的村人家一串门,也就知道了。</p>
于是,除了被批评的正主徐家外,整个大队的晚饭桌上都洋溢着八卦气息。</p>
“徐家不地道啊!亲事没谈成,居然往女方身上泼脏水,还打起撮合人家跟那老疯子的算盘?她当现在还是解放前吗?”</p>
“她就是仗着潘老师是文化人,拉不下脸面跟她闹!嘿,人家还真就不来找她闹,直接来个锅底抽柴!”</p>
“徐老娘前两天还在四处寻媒人说亲呢,这下,还有人敢嫁去他家?”</p>
“那可不一定!徐家大儿做买卖挣钱,不是刚给家里添了台电视机?要是吃不起饭的人家,还能在乎这点名声不成?”</p>
“我倒觉得,潘家也不对。她们大可找徐家私下解决这事,却闹到大队领导那去!徐家吃了挂落,可咱西湾村也跟着没脸啊!怪不得一把年纪了还嫁不出,就她这要强性子,还挑三拣四,回头铁定只能嫁个老光棍了!”</p>
这些评价渐渐传到潘玉兰耳朵里。</p>
东湾村好些村民对此义愤填膺,主动跑来安慰她们母女。</p>
唯独潘二婶幸灾乐祸,却也不敢跟大多数人作对,只在家里窃笑,同时加紧筹备小女儿的嫁妆。</p>
“你那个表姐,都说她是文化人、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哼,还不是嫁不出去?这女人,再强也不如嫁个好男人!回头婚礼上,你给她爬树钱时记得大点声,知道不?”</p>
爬树钱是本地的老风俗,早些年,弟弟妹妹先嫁娶的话,未婚兄姐不能参加婚礼,要爬到树上避开,不然不吉利。为了弥补,会给个小红包。</p>
如今倒没那么讲究了,爬树一节略过,给红包就行。</p>
潘玉梅从小学习不行,老是被人拿来跟潘玉兰做对比,也不喜欢这个表姐,从善如流答应,打定主意要在婚礼当天给堂姐个没脸。</p>
“知道啦。妈,小弟啥时候说亲啊?快的话,咱家又得掏多个红包给表姐,多亏啊!”她吃吃笑。</p>
“哼,这钱妈花得高兴!”</p>
潘玉兰并不在乎这些议论,潘母身上的苦涩味却又冒了出来。</p>
因为,今天早上她主动去找媒人,打听有没有合适小伙,之前还算热情的媒人态度却变了。</p>
潘母追问之下,对方才说了实话。</p>
“都说你性子坏,我是个老拖油瓶,咱家家底又薄,哪有好小伙肯跟咱结亲?潘母愁容满面。</p>
潘玉兰只好用摆摊赚钱的事转移她注意力。</p>
周六中午,母女俩吃过午饭,合力把东西搬上三轮车,坐在树下擦把汗,准备等日头没那么晒了就进城。</p>
有点耳熟的温和男声忽然从院墙外传来。</p>
“请问,潘老师家是不是前面这间?”</p>
另一个更熟悉的同村人回答:“对,就是那,院里有棵玉兰树那家。”</p>
潘玉兰心中一动,快速抬头。</p>
很快,视线范围内就出现了那位名为萧启、似乎是在城里哪个机械厂工作的男青年,还骑着辆黑色二八大杠。</p>
他换了身更宽松的灰色工装,依旧戴着那副黑框大眼镜,镜片上折射出细碎的亮光。</p>
许是因为踩车过来,被太阳晒出一头汗,白皙的脸颊微微泛红,看上去比那日的温文尔雅更生动三分。</p>
她下意识上前几步,迎上萧启柔和的笑脸。</p>
“萧同志,你这是,来我们村找人吗?”却忽然看到萧启车后座上跳下来个人。</p>
旧单车被改造成带车架的三轮车,正好能放下烤炉,边角处还能塞进一些零碎,踩起来还算轻松,加上二三十斤红薯问题也不大。</p>
潘玉兰正拉着潘母试验用新炉子烤红薯,跟地锅烤出来的作对比,记录具体烤制时间,打算明天下午去城里试水。</p>
母女俩正忙活呢,媒人就来了,先夸潘玉兰勤快能干,然后将男方吹得天花乱坠。</p>
一开始,潘母还有点兴趣,可听到男方具体是谁,脸色马上变了。</p>
那老光棍不仅年纪大,脑子还有问题,神叨叨的,有时疯起来连他亲爹妈都打!</p>
他也不会挣钱,只是几个弟妹能干又顾家,可怜他脑子不好,经常送钱贴补,他爹妈都不舍得花,攒着给他娶媳妇,却一直没人敢嫁。</p>
这种危险分子,她疯了才答应嫁女儿!</p>
潘母本就被徐家传出的瞎话气到,也就是她性子软、不擅长跟人吵架,才没去西湾村骂徐老娘。</p>
这下她坐不住了:“估计还是徐家搞鬼,徐老娘娘家就是老湾村的!我找她说理去!”</p>
近来,潘玉兰满心都是烤红薯生意,对这些事看淡不少。</p>
她不舍得正烤着的红薯们半途而废,想了想说。</p>
“西湾村算是徐家地盘,光咱俩大老远过去,气势不足。也不能喊上一群人过去助阵,那要成群殴了,影响不好。”</p>
“那你说咋办?”潘母心里的气顿时泄了一半。</p>
潘玉兰理直气壮:“咱们是老实群众,当然是有事找领导了。”</p>
她对潘母如此这般叮嘱了一番,后者听得连连点头,让她继续待家里看着红薯,自己出门找大队干部告状去了。</p>
路上还不忘努力揉几把眼睛,弄得红通通的十分可怜。</p>
潘母性情柔弱,村里人都清楚,于是,她打着有人欺负孤儿寡母的名义去大队上找人哭,干部们都不觉奇怪。</p>
加上潘玉兰没少帮老会计忙,跟这些干部也挺熟,他们了解她的为人,便单方面信了大半。</p>
妇女主任先安抚潘母一通,打算带她去西湾村求证。</p>
潘母弱弱道:“主任,他家人多,我身体又不好,怕去了那边被……我也没别个想法,就想把这事说个明白,别让人误会玉兰,回头坏了她的姻缘。”</p>
她照着女儿教的循序渐进,先卖惨再提要求,希望大队干部调查属实后,帮忙用大喇叭澄清此事。</p>
妇女主任觉得潘家要求在理,于是送走了潘母,就自行调查去了。</p>
当天傍晚,各家正准备吃晚饭,忽然听到大队办公室方向传来“滋啦滋啦”的广播电流声,然后就是一段义正言辞的批评公示。</p>
大队办公室在三个村子中间,差不多能覆盖绝大部分村民,只是离得远的可能听不清楚,但,往挨得近的村人家一串门,也就知道了。</p>
于是,除了被批评的正主徐家外,整个大队的晚饭桌上都洋溢着八卦气息。</p>
“徐家不地道啊!亲事没谈成,居然往女方身上泼脏水,还打起撮合人家跟那老疯子的算盘?她当现在还是解放前吗?”</p>
“她就是仗着潘老师是文化人,拉不下脸面跟她闹!嘿,人家还真就不来找她闹,直接来个锅底抽柴!”</p>
“徐老娘前两天还在四处寻媒人说亲呢,这下,还有人敢嫁去他家?”</p>
“那可不一定!徐家大儿做买卖挣钱,不是刚给家里添了台电视机?要是吃不起饭的人家,还能在乎这点名声不成?”</p>
“我倒觉得,潘家也不对。她们大可找徐家私下解决这事,却闹到大队领导那去!徐家吃了挂落,可咱西湾村也跟着没脸啊!怪不得一把年纪了还嫁不出,就她这要强性子,还挑三拣四,回头铁定只能嫁个老光棍了!”</p>
这些评价渐渐传到潘玉兰耳朵里。</p>
东湾村好些村民对此义愤填膺,主动跑来安慰她们母女。</p>
唯独潘二婶幸灾乐祸,却也不敢跟大多数人作对,只在家里窃笑,同时加紧筹备小女儿的嫁妆。</p>
“你那个表姐,都说她是文化人、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哼,还不是嫁不出去?这女人,再强也不如嫁个好男人!回头婚礼上,你给她爬树钱时记得大点声,知道不?”</p>
爬树钱是本地的老风俗,早些年,弟弟妹妹先嫁娶的话,未婚兄姐不能参加婚礼,要爬到树上避开,不然不吉利。为了弥补,会给个小红包。</p>
如今倒没那么讲究了,爬树一节略过,给红包就行。</p>
潘玉梅从小学习不行,老是被人拿来跟潘玉兰做对比,也不喜欢这个表姐,从善如流答应,打定主意要在婚礼当天给堂姐个没脸。</p>
“知道啦。妈,小弟啥时候说亲啊?快的话,咱家又得掏多个红包给表姐,多亏啊!”她吃吃笑。</p>
“哼,这钱妈花得高兴!”</p>
潘玉兰并不在乎这些议论,潘母身上的苦涩味却又冒了出来。</p>
因为,今天早上她主动去找媒人,打听有没有合适小伙,之前还算热情的媒人态度却变了。</p>
潘母追问之下,对方才说了实话。</p>
“都说你性子坏,我是个老拖油瓶,咱家家底又薄,哪有好小伙肯跟咱结亲?潘母愁容满面。</p>
潘玉兰只好用摆摊赚钱的事转移她注意力。</p>
周六中午,母女俩吃过午饭,合力把东西搬上三轮车,坐在树下擦把汗,准备等日头没那么晒了就进城。</p>
有点耳熟的温和男声忽然从院墙外传来。</p>
“请问,潘老师家是不是前面这间?”</p>
另一个更熟悉的同村人回答:“对,就是那,院里有棵玉兰树那家。”</p>
潘玉兰心中一动,快速抬头。</p>
很快,视线范围内就出现了那位名为萧启、似乎是在城里哪个机械厂工作的男青年,还骑着辆黑色二八大杠。</p>
他换了身更宽松的灰色工装,依旧戴着那副黑框大眼镜,镜片上折射出细碎的亮光。</p>
许是因为踩车过来,被太阳晒出一头汗,白皙的脸颊微微泛红,看上去比那日的温文尔雅更生动三分。</p>
她下意识上前几步,迎上萧启柔和的笑脸。</p>
“萧同志,你这是,来我们村找人吗?”却忽然看到萧启车后座上跳下来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