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爹!”宋大丫动弹不得,只能喊她爹来救她。宋大郎正跟村里人打招呼,低头一看,慌了,赶紧去提女儿。提了一把,没提动。于是只能弯下腰,一手搂着女儿的背,一手托着女儿的两条腿,把女儿从泥坑里拔出来。拔的时候草鞋还扯掉了。“爹,鞋掉了……”为了捡鞋,宋大郎只能把女儿抱在怀里,于是也蹭了一身泥。父女俩悄咪咪地回到院子里,冷不丁就被梅氏瞧见了。只见女儿露着两条白乎乎的腿,上面沾满了黑乎乎的泥巴,活像两根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大萝卜……“你们两个,这才出去多大一会儿,就搞这么一身泥!”梅氏给气笑了,“你们怎么不干脆在泥坑里打滚呢?”父女俩耷拉着脑袋,半个字都不敢回嘴。梅氏没奈何,只能赶紧让伍老娘烧点热水给这两个洗澡。被按进澡盆的时候宋大丫就想,她爹说县里的有钱人家,地上都铺了青砖。总有一天,她也要把她家里里外外都铺上青砖,让她的脚脚再也踩不到泥!等到地上的泥巴彻底干透,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这几天里,宋大丫一直在想怎么改善家里的环境。她家呢,正屋是三间土屋,中间是堂屋,两边是厢房。灶屋搭在伍老娘住的西厢房外面,这种格局也俗称偏屋。茅房则在东厢房的背后,但方言不叫茅房,叫茅司,或者茅司屋。至于茅司的配置嘛,就一个坑上搭两块板子,再围一圈墙,墙上开一条孔采光用,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这还不重要,关键是那个味道……反正宋大丫至今拒绝自己上茅司。虽说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但要是能过好日子的话,谁又非吃苦不可呢?那到底干点什么好呢?上辈子,宋胜男的父母为了养家,干过很多活儿,种田、酿酒、种植杜仲树,做汽水、饼干、果冻之类的,数不尽数。她爸甚至还拜了个会熬糖的师父,做笔杆糖、芝麻糖、瓜子糖、花生糖去卖,生意还挺好的。这些都是纯手工的。宋胜男旁观过,也伸手帮过忙,多少会一些。但这些都不是现在的宋大丫能会的。思前想后,宋大丫瞄到了她家屋旁的竹林。她家这片竹林,据说还是她嗲嗲宋老爹在世的时候种的,竹生笋,笋生竹,寓意生生不息。托这片竹林的福,宋大郎的竹工手艺反倒比木工还好。望着跟饭碗差不多粗的毛竹,宋大丫心里有了主意。“爹,你能给俺砍根竹子吗?”宋大丫去找她爹。“你要竹子做什么?”宋大郎问。“做饭盒。”“什么饭盒?”“就是个盒子,这样一盖,饭就不会漏了。”宋大丫又比又划地跟她爹说。“哦,就是个食盒,小的。”宋大郎到底见过世面,了悟。村里人不讲究。农忙的时候送饭,饭拿碗装了往竹篮里一放,上面再拿布一盖,送到就吃。有钱人家才讲究这些。宋大郎也是在外面做工才见到人家用食盒。可是宋大丫没见过呀!“你怎么知道食盒的?”宋大郎问。“俺不知道呀!”宋大丫理直气壮地答,“俺想到的!”“怎么想到的?”“俺娘不是有口箱子吗?箱子可以装衣裳,难道不可以装饭吗?”宋大郎想了一下,还真是。他摸摸女儿的脑袋,感叹道:“俺家大丫可真聪明!”如此,宋大郎领悟了女儿的意思,到屋后砍了根毛竹,切出最漂亮的一截,做了个圆筒的饭盒。别说,打磨光滑之后还挺漂亮的。这边,趁着宋大郎去屋旁边砍竹子的功夫,宋大丫又去抱她娘的腿。“娘,你给俺做个小挎包呗!”“挎包是什么?”梅氏不解。“就这样……”宋大丫就比划,“就这样子的一个装东西的包包……”梅氏眯着眼睛看了个半懂:“哦,荷包?”“对的对的!”宋大丫点头。“布要留着做衣裳,哪能给你做荷包?”梅氏不答应。况且还要那么大个荷包!“娘,你就给俺做一个呗!不要大,也不要绣花,简单缝一个就好!”“你要荷包做啥?”“装东西!”“你一个小娃娃,有什么东西要装?”“做了你就知道了呗!”“那也不行。”宋大丫没有办法,只能施展香香绝技,“叭”了她娘一口:“娘亲,俺最爱你了!”因为比丈夫多得了个“最”字,梅氏用碎布头给宋大丫拼了个荷包,还应她的要求缝了根带子。别说,挎着还挺好看的。第二天早上,宋大丫一起来就挎上她的包,包里装着饭盒,去跟她婆婆显摆。“婆婆,好看吗?”伍老娘正忙着煮早饭,抽空看了一眼,问:“你这是要干什么呀?”“这个东西叫饭盒,装饭的!爹给俺做的!”宋大丫热情地给伍老娘解释,“这是挎包,娘给俺缝的!”“哦哦,好看!好看!”早饭吃粥,宋大郎那碗干一点,其他人的稀一点。配的是梅氏自己腌的酱菜。梅氏做酱菜很有一手,萝卜做得脆卟卟的,非常爽口下饭。但宋家这样的人家,就是酱菜,也要算着吃。梅氏给了女儿一根酱萝卜,就要把剩下的端走。“娘,还要一块!”宋大丫喊。“人家是一根酱萝卜配三碗饭,你倒好,一口饭就要三根酱萝卜!”梅氏埋怨道。“她要就给她。”宋大郎帮腔,“反正自家做的,吃完了就再做。”梅氏烦死了宋大郎这个帮倒腔的,但到底还是多给了宋大丫一根酱萝卜。宋大丫咬着酱萝卜不说话,表情是得意的。“田里的稻子刚刚灌浆,离收割还早。”宋大郎对梅氏道,“我准备去下镇上,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儿做。”虽然他还在孝期,但活儿还是要干的,不然一家老小都要饿死。“要是镇上没有,可能还得去县里。”梅氏不大愿意:“县里也太远了……”宋大郎就道:“那也没办法,家里就这么多地,再怎么刨也就这么多食。”村里好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生在村子头,娶的村尾女,死了村后山上埋,一辈子就在这个地方打转。就宋家台来说,宋大郎已经是顶厉害的了,走了那么远。虽然也没挣几个钱,但到底比在土里刨食活泛些。梅氏到底还是答应了:“什么时候去?”“我想今儿就去。”宋大郎答。“那我给你煮点饭带着。”梅氏麻利地煮了点干饭,捏了几个饭团,用新鲜荷叶包了,给宋大郎当干粮。往常只要宋大郎出去,都这样弄。还剩的一点点饭,梅氏混着锅巴捏了两个小点的饭团,给宋大丫当午饭。趁着梅氏转身的功夫,宋大郎从自己的饭团里拿出一个,装到宋大丫的小饭盒里。“别告诉你娘!”“嗯!”父女俩咬耳朵,笑得见牙不见眼。梅氏虽然人在灶屋里洗碗,心却一直挂在父女俩这边,悄悄探头一看,气笑了。哎哟,感情这丫头又是饭盒又是挎包的,是为了防她呀!也不想想,老鼠偷粮都偷了这么久了,她还能不知道?这屋里什么动静瞒得过她?这俩泼猴!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