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h3>第1章</h3>

    <!-- S 正文 -->

    </h3>

    冯晔把鹅颈藤壶倒在船上后,又提着一个空桶回到了礁石上继续奋斗。

    这一次,他见啥值钱的东西,就捡啥,不再执着于某一种东西。

    跨上一块刚刚踩过鹅颈藤壶的礁石,冯晔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他特喜欢吃的一样东西。

    帽贝。

    因其贝壳侧面观呈帽状而得名,也有人叫它野生小鲍鱼。

    帽贝其实与鲍鱼没有一点关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也不如鲍鱼大,都是小小的一个,大约只有硬币大小,壳是扁平的圆锥型,很薄但很坚硬。

    因为帽贝栖息的礁石都被它那锉刀一样的舌头给摩擦出了一个平滑的凹陷,它就住在那里。

    还有强有力的足就像是吸盘一样,紧紧地吸附在礁石上。

    因此,连工具对它都不太好起作用。

    冯晔费了好大一番劲,才挖到堪堪够炒一盘的量,哪怕还有很多,他都不想再挖了。

    这小东西,太难挖了。

    放过了剩下的帽贝冯晔继续转移阵地寻找,看到个头大的螺,就算是不值钱,他也捡了。

    毕竟就是弯下腰的事。

    礁石上最多的螺类要数辣螺了,都是一片一片的,其次就是海蛎螺、马蹄螺、芝麻螺……

    大家的兴致都很高,桶装满了就回到船上倒进筐里,然后拎着空桶继续挖。

    像冯暄就不想来来去去地浪费时间,直接把筐子给带上了。

    冯晔把值钱的货扫荡的差不多了之后,就开始挖海虹、海蛎子、海瓜子之类的。

    筐子装满了没什么用来装之后,就直接倒在船上,先挖了再说。

    虽然不值啥钱,但可以自己吃不是。

    一时间吃不完,还可以晒干慢慢吃。

    ……

    直到潮水退的差不多把滩涂都露了出来,他才停了下来,提着空出来的桶,拿起夹子抄网,准备去滩涂看看有没有货。

    “别挖了,潮水退下去了,滩涂都露出来了。”

    见他们几个都还在礁石上挖心无旁骛地挖着,冯晔大声提醒了一下。

    “操,这么快就退出来了,前面还有这么多没挖完呢。”

    “不挖了,下去转转先,没货再回来挖。”

    “我也去转转。”

    一个个从礁石上回到船上,空出桶,拿上工具各自找了一片滩涂,就开始寻宝。

    这里的滩涂不是那种一脚踩上去就陷进去难以走动的烂泥地,而是只有表面一层薄薄的烂泥,连脚掌都覆盖不了。

    冯晔拿着夹子抄网在滩涂上转悠着,突然看到石头下面的水波动了一下。

    定睛一看,赫然是一只大青蟹,正趴在石头底下的小水坑里一动不动,只露出一对眼睛。

    这只大青蟹全身都浸在水里,要不是它呼吸时的动静,还真就给其瞒过去了。

    冯晔手中的夹子探了过去,还没碰到它,它的一对大钳子就张牙舞爪地挥动着。

    “这么大,这不得快两斤了。”

    冯晔笑得合不拢嘴。

    刚刚卧在泥巴里还看不出来有多大,现在一看,比他的两只手掌加起来都大。

    “还挺警觉的,拿来吧你。”

    冯晔可不会跟它客气,夹子迅速伸了过去,用力一夹。

    “果然够两斤了。唉,还是个母蟹,非常好。”

    喜滋滋地把它用绳子捆上,再收进桶里。

    “继续继续。”

    有了一只大青蟹打底,冯晔信心十足地继续找。

    不一会儿的功夫,他再次找到了一只伪装的相当好的大青蟹。

    “还挺会躲。”

    毫不客气地把它夹了起来,却看到它的腹部满是籽。

    这是一只正在产卵的青蟹。

    “哎,走吧走吧,记得明年把你的儿女们都带来。”

    冯晔也只能是无奈地把它给放了。

    走了两步,来到一块石头边上,顺手一挪开,青蟹没见着,倒是看到了一只石头蟹。

    石头蟹个头小,肉质少,蟹黄几乎没有,口感也一般,所以不值钱。

    不过冯晔倒也没嫌弃,一夹子就给收进桶里了。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有收获总比没收获强。

    接下去又在滩涂上仔细地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桶里又多了不少战利品,品种也不仅限于青蟹和石头蟹,还有跳跳鱼、梭子蟹、带子、海蛎螺……

    反正杂七杂八的挺多的,就是每种的数量都不太多。

    “咦,怎么这么多洞?”

    渐渐地,冯晔走到一片没有淤泥覆盖的滩涂,看到滩涂表面上有很多小孔。

    这些小孔都是两个挨在一起的小孔组成的,就像是一个“8”字。

    “‘8’字型,这是蛏子洞。洞这么小,那就应该是竹节蛏了。”

    蛏子是一种双壳软体动物,正式名称是竹蛏。

    体呈延长形,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栖息于浅海和潮间带沙中。

    蛏子的种类有很多种,他们村子附近只有两种,一种是小的叫竹节蛏,一种大的直接叫蛏王。

    “大哥好像带了盐巴。”

    冯晔快速回到船那边,翻找了一会儿找到了一小袋盐。

    又回到滩涂上,用沙铲削去最上面一层的沙子泥巴混合物。

    顿时一个个密密麻麻的蛏子洞清晰地露了出来,比刚刚看到的还要多,许是有许多被覆盖住了看不太真切。

    接着在每个洞上撒上一点盐,等上一会儿。

    一个个蛏子就会自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

    冯晔眼疾手快,每个蛏子刚露头,就迅速给拔了出来扔进桶里。

    削泥沙、撒盐、拔蛏子。

    他就这么乐此不疲地重复着。

    直到一小袋盐用尽,他还意犹未尽。

    “可惜没盐巴了。”

    看着滩涂上还有许多小孔,冯晔叹了口气。

    蛏子也不是说非要用盐巴才能挖,只不过用盐巴省时又省力。

    其实直接挖也行,但几乎没人会这么干,费时又费力。

    要知道,蛏子的洞深度为20到40厘米,一受惊就会快速地缩进洞里去。

    冯晔也只好暂时放它们一马了,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来。

    或许是蹲得太久了,一站起身就头晕眼花。

    好一阵子之后,冯晔才感觉恢复了正常。

    四周看了看,发现大家都没有聚集在一起,东一个西一个,一个个都分得还挺散的。

    </p>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